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高明远、侯毅课题组研制了一种基于配位不饱和Fe(III)的纳米探针。由于精细地引入了不饱和配位结构,纳米探针中的Fe(III)只能在肿瘤微环境中释放,以响应微酸性pH值,并作为光热剂。...
含硅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烯丙基硅烷是合成小分子和聚合物的重要基石之一,因此,如何在有机分子中温和而有效地引入硅基团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
华东师范大学陈益华、易正芳、刘明耀课题组报导了一系列的1,5-二芳基-1,2,4-三唑衍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先导化合物6y在体内外均显示出有效的抗胰腺癌活性。相关研究表明,6y可能与新型抗肿瘤转移靶点...
糖是除蛋白质和核酸外又一类非常重要的生命物质。糖化学和糖生物学的研究对于了解生命的奥秘、揭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开发新的治疗药物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药学院万谦教授团队围绕糖化学和糖药物研究,在...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汤文军团队报道了第一例Pd催化α-溴代酰胺化合物与芳基硼酸的不对称交叉偶联反应,能以良好的收率和优异的对映选择性得到一系列手性α-芳基酰胺化合物。作者使用空间位阻较大的P,P ...
四川大学冯小明、刘小华课题组报道了手性N,N'-二氧化物催化剂催化亚烷基丙二酸酯、异氰化物和TMSN3的多组分反应。通过准确控制参与反应的异氰化物的分子数量,作者能以中等至良好的收率和优良的对映选择性...
近日,复旦大学张俊良教授和李志铭副教授课题组报道了Pd/XuPhos催化芳基碘化物衍生的烯丙基醚/胺的对映选择性碳碘化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上(DOI: 10....
华东师范大学田阳、杨海波教授团队以光敏剂和光致变色开关为功能模块,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双态金属环(M)。这种金属环内有效的分子内能量转移,实现了单线态氧生成的无创“开关”切换。这种可切换的双态纳米平台可以...
近日,兰州大学梁永民教授课题组通过Catellani和逆Diels-Alder策略高效合成了C4-氨基吲哚,文章发表在J. Am. Chem. Soc.上。(DOI: 10.1021/jacs.9b0...
南京大学史壮志课题组报道了第一例可见光介导的烯基二硼酸与烷基卤化物的加成/1,2-硼酸酯重排串联反应,能以较高的收率得到各种偕-二硼酸酯烷烃化合物。作者以烷基溴化物作为烯烃1,2-硼烷迁移反应的偶联配...
格罗宁根大学Frank J. Dekker课题组研究了吲哚核的新取代及其结构−活性关系的研究对于15-LOX-1的抑制。将最有效的抑制剂以264.7巨噬细胞为研究模型探索了对细胞15-LOX-1的抑制...
近日,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阴国印课题组报道了无配位基团的镍催化电子无偏末端烯烃的1,1-烷基化硼化反应,以高效和高选择性的方式得到二官能化产物(图1c)。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可利用廉价硼试剂,从容易获得...
乌药烷倍半萜二聚体,作为从金粟兰科植物分离得到的最具代表性的天然代谢物,因其具有复杂的结构和优良的生物活性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迄今为止,国内外已有多个课题组报道了对这类倍半萜单体或二聚体的全合成研究...
近日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刊登了一篇重磅论文。由哈佛大学科学家领衔的一支科研团队发现,西兰花等十字花科植物中的一种天然分子,真的可以抑制肿瘤生长!...
南开大学刘育教授利用主客体效应将蒽基二羧酸衍生物(1)与γ-环糊精(γ-CD)以2:1摩尔比自组装,所得γ-CD.12再同Eu3+配位,得到光响应超分子组装体Eu3+⸦γ-CD.12。凭借蒽基光二聚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晓国、汪义丰、傅尧团队报道了首例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区域选择性自由基α-硼化反应。该方法通过简单易得的起始原料可以良好的收率得到各种α-硼基酯、酰胺、酮和酸以及8元内酰胺化合物...
近日,北京大学雷晓光课题组通过后期光诱导的骨架重排完成了(+)-1、(-)-2和(+)-4的不对称全合成,该成果发表在近期Angew. Chem. Int. Ed.上(DOI:10.1002/anie...
西北大学曹利平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锅法合成含有四苯基乙烯结构的四阳离子二环蕃(1)及其具有聚集诱导发射(AIE)和集光功能的自组装行为。经X-射线晶体结构和HR-TEM确证,该四阳离子二环蕃可自组装形成...
近日,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舒兴中教授课题组报道了非活性烯烃与两分子亲电试剂的对映选择性芳化-烯基化反应。该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上(DOI: 10.1021/j...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肖义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解决光激活定位显微(PLAM)成像中光转换工作时间问题的策略。在研究中,作者通过在罗丹明内酰胺位点附近引入一个羧基的方法,营造分子内酸性环境,稳定光活化的两性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