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中国心血管病领域的创新,为我国乃至世界心血管诊治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近日,世界心血管创新大会上,他获得心血管创新终身成就奖殊荣!想知道他对“创新”的诠释吗?来听听葛均波院士谈...
从 1999 年开始,每一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都会选出一批 35 岁以下最具有创新性与影响力的科学家、科研工作者、科技创业者,他们是:发明家(Inventors)创业家(Entrepreneurs)...
近日,第三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单(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发布,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纳米技术研究中心吴志光副教授因其在“面向体内靶向递送的微...
Bischler−Napieralski关环反应是药物化学中合成氮杂环分子的一类高效反应。虽然该反应从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其应用范围主要局限在药物中间体及天然产物的合成上,将其用于合成发光...
生命体系的化学现象是超分子化学研究的灵感源泉。自然界高度专一的化学过程是通过特殊的环境限制和弱相互作用协同实现的,其中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是形成高度专一性识别、输运、调控等过程的基础。学习和领悟自然界...
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其作用温和,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对于具有夸大效果、明示或暗示具有医疗作用...
近日,北京大学雷晓光课题组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上发表了题为“Biomimetic synthesis of rhytidenone...
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系统与微结构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贺强教授团队在仿细菌胶体马达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仿细菌胶体马达集群的宏观趋化运动”(Macroscale Chemotaxis from a ...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的硬核科技,化工新材料既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又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化工新材料...
八十年代,一位美国化学教授主动与复旦大学合作,为242名中国化学学子走向世界一流名校打开了大门。...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张振杰特聘研究员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分步合成的新思路,制备了一系列高结晶、高稳定的新型多孔共价有机框架材料(NKCOFs)。该工作最近发表于Angew. Chem. Int. Ed. 20...
2019年12月16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志炳教授在南京东郊国宾馆向国家应急管理部领导专题汇报“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国家应急管理部孙华山副部长、王浩水总工程师、调查统计司李万春司长、安全执...
单分子磁体是一类具有强易轴各向异性的分子纳米磁体,可以在特定温度以下表现出磁滞等类似磁体的行为,是一种超顺磁态。分子中仅含有一个金属离子的单分子磁体通常被称为单离子磁体,近20年来,人们通常可以使用各...
12月23日,金属所及西王特钢在香港举行了隆重的股票授予仪式,金属所及科研团队接收了西王特钢有限公司(简称“西王特钢”)发行的一亿股票。这标志着2015年1月5日我所以十项高品质特殊钢成套制备技术许可...
2019年10月2日,上海有机所董佳家和巴里·夏普利斯等的研究成果以 “Modular click chemistry libraries for functional screens using a...
12月19日,第八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仪式举行,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田禾课题组的博士研究生张琦同学荣获本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近日,世界著名的Thieme学术出版集团发布了最新的“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国际学术奖的获奖名单,化学学院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叶克印博士成功入选,成为2020年度...
厦门大学高锦豪教授课题组在生物影像树枝状大分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以“DOTA-Branched Organic Frameworks as Giant and Potent Metal Che...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杨波课题组在表面催化反应复杂网络优化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成果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发表。该研究得到了编辑和审稿...
日前,黑龙江大学闫鹏飞、李洪峰教授领衔的光功能稀土超分子材料课题组在圆偏振荧光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通过手性辅配体诱导的策略成功构筑了一对对映体纯的稀土四面体笼。这一研究成果以全文的形式发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