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合成化学产业资源聚合服务平台

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四硫富瓦烯稠和的杂化分子碗:质子化诱导电子转移和自敏化氧化

来源:AdvancedScienceNews      2020-05-29
导读:兰州大学的研究小组首次将四硫富瓦烯(TTF)和硫族元素杂化素馨烯(TCSs)通过吡嗪单元融合,形成了D1-A-D2型分子。它们具有弯曲共轭结构,呈现新颖的瞬态光谱、自敏化氧化和质子化诱导电子转移现象。该工作拓展了TCSs的功能应用,加深了对D1-A-D2体系瞬态动力学的理解。

image.png

图1.D1-A-D2研究示意图


碗状分子(Bowl-shapedmolecules)具有独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在合成化学、配位化学、超分子化学以及材料化学等方面引起了浓厚的研究兴趣。素馨烯(Sumanene)是代表性的碗状分子,其几何和电子结构可通过主族元素掺杂π-骨架来加以调控。硫族元素杂化素馨烯(TCSs)是用硫族元素取代素馨烯的三个苄位亚甲基而得到,具有富电子特征。兰州大学邵向锋课题组一直致力于TCSs化学方面的研究,他们发展了TCSs的高效合成方案(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535)及区域选择性化学反应(Angew.Chem. Int. Ed., 2015, 54, 267;Chem. Commun., 2017, 53, 1546;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13470;Chem. Commun., 2018, 54, 10981;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3819.)。

为了拓展TCSs的功能性应用以及发展具有新颖结构和性能的共轭体系,将TCSs与其他功能单元相融合是一条有效途径。基于该思路,邵向锋小组与兰州大学袁呈山小组合作,首次将电子给体四硫富瓦烯(TTF,D1)和TCSs(D2)通过吡嗪单元(A)相结合,形成了若干D1-A-D2型共轭分子(图1)。他们采用理论计算、稳态和瞬态光谱、光谱电化学等手段详尽研究了该体系的结构、化学及光物理特征。研究表明,D1和D2对于分子内电荷转移跃迁(ICT)均有贡献,使得化合物呈现较宽的ICT吸收(400-700 nm)。在光诱导之下,它们具有两个寿命不同的电荷分离态CS1(τ = 500 fs)和CS2(τ = 5 ps) ,其中CS2 由CS1通过(D1)+•和D2之间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形成(图1a)。在酸性条件下,分子中的吡嗪单元被质子化,随之发生分子内电子转移,导致D1单元形成自由基正离子,于800-1300 nm(NIR-II区)呈现很强吸收(图1b,绿色曲线)。在该系列化合物中,吡嗪稠和的TCSs单元作为光敏剂能够高效地产出1O2,而它们的TTF单元含有富电子的C=C键。这一特征使得该系列化合物能够于50s内发生自敏化光氧化反应,导致TTF单元的中心C=C键断裂(图1b,红色曲线),并伴随着溶液颜色由蓝变红。该工作表明,通过精巧的结构单元融合,能够拓展TCSs的功能性应用;例如,时间尺度可控的光诱导电荷分离态、质子化诱导电子转移(NIR-II区染料)、快速的自敏化氧化(可用于溶液中氧气浓度的检测、活细胞内以及水凝材料中的氧气成像检测)。该论文中关于飞秒瞬态光谱的详尽研究及其理论解析,对于深入理解D1-A-D2体系的瞬态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发表在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DOI: 10.1002/chem.201905732)上,文章第一作者为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刘磊,通讯作者为邵向锋教授和袁呈山副教授


参考资料:

[1] 微信公众号“AdvancedScienceNews”(ID:AdvancedScienceNews)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四硫富瓦烯稠和的杂化分子碗:质子化诱导电子转移和自敏化氧化,https://mp.weixin.qq.com/s/6vJ1xmWF0w2Vp4vMziTYrg

[2]论文链接:https://chemistry-europe.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chem.201905732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