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凯医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科技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潜在新药LAE102抗体5月20日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新药临床试验研究申请(IND)许可。...
近日,南京大学龙亿涛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陈鹏教授团队通过长期的共同合作与探索,将基于吡咯赖氨酸的遗传密码子扩展技术应用于Aerolysin纳米孔道界面。...
5月20日是第七届“世界蜜蜂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当天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浩课题组(www.z...
最近,浙江大学陈洪亮研究员与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美国西北大学J. Fraser Stoddart教授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Reactions in s...
“长新冠形势下的抗病毒药物开发”专题论坛暨“小分子创新药院士及专家论坛”第四期拟定于2023年5月23日在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举办,本期论坛特邀演讲嘉宾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双聘教授刘心元与香港大学化学系支志明院士招收2023年联培博士生1名,有兴趣的同学请关注招生简章https://ccelab.com.cn/view/781.html。...
·“在地球上是否能够再来一次生命的起源?是否能够把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放在一起,涌现出生命?这是合成生物学真正能够去突破的一件事情。” ·“中国连续创业者的池子如果能像美国一样那么大的话,那中国的...
他曾于1988至1997年间在武汉化工学院制药系工作,1997年起在复旦大学化学系任教,于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3年5月,任江西师范大学校长。...
近日,东南大学智能材料研究院、化学化工学院杨洪教授课题组在光控软驱动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将拓扑学设计与液晶弹性体材料相结合,开发了一种具有多模态、自维持、可调谐运动的软驱动器。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
自由基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活性中间体。由于其寿命短、活性高等特征,如何调控自由基反应的化学、区域、及立体选择性仍存在诸多挑战。最近,东华大学储玲玲课题组基于可见光与镍协同催化策略,实现了系列不饱和烃...
近日,西北大学关正辉教授课题组通过钯氢对烯基腙的插入/环化实现了一个有趣的Retro-Pd(IV)-Diels-Alder反应。...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张万斌教授研究团队报道了一例钯催化烯烃的氧化脱氢的方法,通过调控烯烃异构化和氧化官能化的反应次序的策略,实现了烯烃多个位点的可编程官能化反应。该方法对一系列非活化的末端烯烃,实现了伴...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焦峰副研究员、潘秀莲研究员、包信和院士团队揭示合成气直接转化领域长期存在的“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难以兼顾”瓶颈的科学根源,创新催化剂,“解开”主反应与副反应的“纠缠”。...
由正和会展、世界医疗旅游产业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深圳国际医疗旅游展览会将于 7月26-28日在深圳举办(11月16-18日在北京举办),同期举办多场高端论坛(2023国际医疗旅游与健康产业大会)和晚...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种丽娜副教授时隔五年,以第一作者再次登顶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在质子交换膜水解槽阳极催化剂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以“La- and Mn-doped ...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李闯创课题组在虎皮楠生物碱的全合成领域取得新进展,实现了Daphnillonin B的首次全合成,关键策略包括温和的Type I [5+2]环加成反应等,该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
5月17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侯旭团队副教授郑靖与合作者的科研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成果显示,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像“变色龙”般的新型活性胶体材料,通过控制光可以使它呈现变化多端的...
《中国化学》(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Wiley-VCH联合出版,主编麻生明院士。2018年,进行了全新改版,2022年由月刊改为半月...
近日,天津大学马军安、党延峰与张发光团队报道了一种商业可得的Rh-Josiphos催化四取代环状β-烯酰胺(enamido)膦酸酯/膦氧化物的高度立体选择性氢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两个相邻手性中心的...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夏莹研究员团队在小环不对称催化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化学领域权威期刊 Angew. Chem. Int. Ed. 杂志(IF: 16.823)在线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