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加网络公益论坛第6期将于2022年6月4日(星期六)14:00-16:30举行,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杨清正教授、大连理工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樊江莉教授、华东理工化学与分子...
根据《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经组织同行专家评议、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授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狄重安等4名杰出青年化学工作者“第八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化学加网络公益论坛第5期将于2022年5月28日(星期六)14:00-16:30举行,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谢涛教授、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系主任俞燕蕾教授、华东理工化学与分子工...
化学加网络公益论坛第5期将于2022年5月28日(星期六)14:00-16:30举行,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谢涛教授、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系主任俞燕蕾教授、华东理工化学与分子工...
化学加网络公益论坛第5期将于2022年5月28日(星期六)14:00-16:30举行,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谢涛教授、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系主任俞燕蕾教授、华东理工化学与分子工...
据C&EN消息,有机化学泰斗、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名誉教授David A. Evans于 4 月 29 日去世,享年 81 岁。...
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有关情况,并就生物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生物经济支柱产业、医药工业发展形势和下一步举措、前沿生物技术创新布局、生物安全等问题...
为发挥中科院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责任,开阔本科生视野,增进对前沿学科的了解,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大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基于个性化的科研兴趣,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将举办“2022年优秀大学生...
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长春应化所预计于2022年7月中下旬举办大学生夏令营活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和特色文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为增进优秀大学生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了解,促进不同高校间的交流和优秀人才的选拔深造,我校将在2...
唐瑜教授课题组在稀土功能配合物研究领域有着非常雄厚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研究经验。近年来主要开展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创制以及功能和稳定性调控规律研究,围绕着如何在分子水平调控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功能和稳...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拟于2022年7月(暂定,具体以开营公告为准)举办线上优才夏令营活动,届时将举办专业宣讲会、线上交流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预计接收营员规模为300-350人。...
近期,复旦大学李晔飞和刘智攀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计算的界面结构预测方法(ML-interface),解决了不同晶体间界面结构预测的难题。...
陶慰孙(1895.2-1982.12),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吉林大学化学系主要开创者之一,生物化学学科的奠基人。...
化学加网络公益论坛第4期将于2022年5月21日(星期六)14:00-16:30举行,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刘磊教授、北京大学化学生物系雷晓光教授、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弓...
化学加网络公益论坛第4期将于2022年5月21日(星期六)14:00-16:30举行,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刘磊教授、北京大学化学生物系雷晓光教授、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弓...
化学加网络公益论坛第4期将于2022年5月21日(星期六)14:00-16:30举行,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刘磊教授、北京大学化学生物系雷晓光教授、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弓...
圆偏振发光(CPL)材料因其在3D显示、信息加密、生物检测和传感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引起科学家的高度关注。手性有机发色团具有成本低、光物理性质可调节和易衍生化等特点,成为了CPL材料研发的较优选择。...
化学加网络公益论坛第5期将于2022年5月28日(星期六)14:00-16:30举行,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谢涛教授、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系主任俞燕蕾教授、华东理工化学与分子工...
近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韩优教授和高洪营教授课题组,与南开大学赵东兵教授和天津大学量子交叉研究中心孙志祥副教授紧密合作,通过双反应基团协同效应实现了C(sp2)-Si活化。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领域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