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廉价易得的CO2为C1源,通过烯烃的芳羧基化反应合成功能化羧酸是一种十分绿色高效的策略。通过自由基极性交叉偶联(RPCC)策略实现CO2参与的烯烃双官能化反应已经被很多课题组研究并报道。然而,当使用...
近日,南开大学王浩等人提出了一种金属氮宾介导的策略,即通过分子内金属氮宾与烯烃发生亲电加成产生碳正离子,进而通过立体控制的1,2-负氢迁移,从而形成更稳定的氮杂碳正离子,被亲核试剂捕获,生成具有连续γ...
近日,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陶友华研究员、王献红研究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以“On-demand, Readily Degradable Poly-2,3-dihydrofur...
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过渡金属和主族元素协同的小分子活化与催化,实验室将具体开展的研究包括:1)多核金属协同催化;2)过渡金属调控主族元素的催化转化反应及有机合成应用。...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焦星辰教授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蒙教授合作设计了具有双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金属导体Au-Cu7Te4纳米线,在温和的条件下利用红外光还原空气浓度的CO2,生成物CO的选择性为10...
近日,云南大学金毅课题组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宋利娟课题组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高级科学》杂志)报道了水催化亚砜叶立德和烯烃的解构环丙烷反应实验与DFT研究。在本研究中,作者发...
最近,德国明斯特大学(Universität Münster)Armido Studer课题组报道了一种铁催化烯烃的自由基马氏氢-酰胺化方法。其发展了一种可大规模制备的自由基酰胺试剂,从而促进了具有重...
抗体 ADC XDC下一代偶联药物创新峰会2025年7月18日在中国·杭州和达希尔顿逸林酒店举办...
研究方向:1、 低维固体材料可控制备和精细表征。2、 低维固体材料有序组装。3、 低维固体材料能源与环境催化。...
2025 胶原蛋白多领域应用与产业化发展论坛 将于6 月 20 日在苏州福朋喜来登酒店盛大召开!...
四川大学华西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张鑫研究员团队一直致力于有机不对称催化以及硫手性化学研究(Science, 2019, 363, 400; Nature 2022,...
因课题组发展需要,现诚聘博士、硕士、博士后成员加入课题组,共同探索化学前沿(长期有效)...
近日,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Matthew J. Gaunt课题组报道了一种适用于各类烯烃的催化一碳同系化方法。其通过使用新型多功能烯丙基砜试剂的固有反应性,利...
课题组在天然产物全合成、合成方法学、药物化学等领域,已取得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学术成果,并在教书育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近日,北京大学裴坚教授团队在Nature上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开发出一类可光激活的掺杂剂前体分子(iPADs, inactive photoactivable dopants),该类分子在光照条件...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特聘研究员黄小强团队,通过融合电催化和酶催化,成功解锁了ThDP依赖酶的新催化功能,实现醛到手性羧酸的动态动力学氧化新转化。该成果开辟了"电驱动酶催化"不对称合成的新范式,为苯丙酸...
手性胺类化合物因其立体结构的多样性,在药物化学、天然产物合成及生物活性分子构建中占据重要地位(图1)。除传统的中心手性胺外,轴手性胺因其独特的立体空间构象,在现代药物研发中展现出日益重要价值。其中,环...
烷类原料来源广泛、廉价易得,是现代化工中极具吸引力的碳源。然而,烷中C(sp³)–H键化学非常惰性,且数目多而差别小,要在温和条件下不借助导向基进行选择性活化并实现高效碳-碳键构建,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