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合成化学产业资源聚合服务平台

鞠熀先:青年化学奖伴我成长

来源:中国化学会      2023-12-28
导读:2023年,正值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40周年,这是中国化学会设立最早的学术奖励,40年来,已产生362位获奖者。为庆祝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40周年,特别企划了“化学青春在路上”专题分享,将陆续推出获奖人与青年化学奖相关的故事及感言。期待这些分享能为更多正在化学科研之路前行的青年人带来启迪与共鸣。

青年化学奖伴我成长


作者:鞠熀先


1996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得者


新年伊始,接化学会通知,邀抒怀获青年化学奖感言,心潮起伏。获奖已逾十六年,过去成绩本不该再提。然联想这十六年青年化学奖对我成长的激励,获奖心情犹如昨日。

1996年元旦刚过,我来到冰天雪地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在蒙特利尔大学开始生物功能传感及自组装功能膜电化学研究,我夫人与女儿也来到那里相聚。相比国内多年的艰难生活,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科研工作也取得快速的进展,至当年年底即完成并发表四方面的工作,亲人们希望以此基础在国外继续发展。此时,我的导师陈洪渊院士传来我获1996年度青年化学奖的消息,并鼓励我抓住机遇,多学知识与技能,为学科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于是我在结束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克服多种阻力,回到母校。

青年化学奖的申报非常偶然。1995年,因为我在研究生期间以及参加工作三年的表现被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推荐至中国化学会。申报所涉及的成绩是在导师指导下,发展了超微电极电分析化学,提出了滞留效应与等效传质概念,建立了电极过程热力学、动力学参数、逆向电流和电极阵列屏蔽因子的测定方法,阐明了金属在微电板上的电沉积机制,并将微电极用于金属离子、pH、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的检测,实现了微电极应用从无机到有机乃至生命物质检测的转变,青年化学奖的获得,标志着同行对46篇相关论文和分析化学与生命科学研究交叉结合的认可,也给予我对未来科研方向的启示。

带着青年化学奖的勉励和责任,我回到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南京大学分析化学学科,也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学科建设的责任,在陈洪渊院士带领下,学科得到飞速发展,2001年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4年成立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在2005年通过验收,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实验室,2011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获得青年化学奖后,我于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在2005年经中国化学会推荐,率领学科自然形成的研究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经过此后的八年积累和与研究团队成员的协作,在生命分析化学领域取得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抚今追昔,从获青年化学奖时刚涉及生命物质检测,到1999年开展免疫分析,2000年建立DNA检测分析方法,2004年从事细胞分析化学研究;从1998年将纳米技术引入电分析化学,到2004年提出量子点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从简单地发展生物分子检测方法学到开展生物功能研究和建立疾病分子诊断方法,青年化学奖伴随我一路走来,潜移默化,不断开阔研究视野、拓宽研究领域。既经历探索的艰辛、发展的困境,又感受成功的喜悦、学科建设的欣慰,她寄托着师长的期望,以及为人师者的责任。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