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涂永强:守望西北 坚持特色

来源:中国化学会      2023-12-18
导读:2023年,正值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40周年,这是中国化学会设立最早的学术奖励,40年来,已产生362位获奖者。为庆祝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40周年,特别企划了“化学青春在路上”专题分享,将陆续推出获奖人与青年化学奖相关的故事及感言。期待这些分享能为更多正在化学科研之路前行的青年人带来启迪与共鸣。

守望西北  坚持特色


作者:涂永强


1991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得者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正是我独立科研生涯的起步阶段。在导师黄文魁教授和陈耀祖教授的引导下,我对天然产物化学产生了特殊的兴趣。其中,在对卫矛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方面,幸运地发现了40余种新多环结构倍半萜(其中20多个物质具有不同程度的生物活性),并就这些化学成分的仿生合成以及生物活性与结构的关系作了探索,在J. Chem. Soc. Perkin I、Phytochemistry和J. Nat. Prod.等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凭借这些科研成绩,我在1992年中国化学会六十华诞之际有幸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也是当时西部地区唯一的获奖者。感受到鼓励的同时,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天然产物全合成及相关合成方法学的浓厚兴趣。次年,我赴澳大利亚开始了为期近三年的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昆虫信息素的结构与合成研究工作,期间鉴定并合成了一个新结构昆虫信息素。

1995年年底,我又回到兰州大学,继续开展螺环缩酮类海洋天然产物的合成科研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串联的1,2迁移重排和MWP还原反应过程。以此为基础,我们在碳-碳键形成与重排的反应和方法学研究以及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近二十年来,我们发展了十几种新颖的基于碳正离子诱导的1,2-碳迁移重排串联反应,并首次实现了该类反应的对映选择性。这些方法可高效地构建季碳、杂季碳和多环的复杂结构单元,尤其为立体选择性地合成多官能团的季碳单元提供了多样化、可调控的途径,并被同行应用于多类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中。此外,我们还发展了基于过渡金属催化的醇α位的sp3碳-氢键活化来构筑碳-碳键的新型反应。该方法不仅为二级醇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颖快捷的方法,而且已成为碳-氢活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

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方法与全合成的互动研究。应用上述合成方法,设计、发展了合成多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新策略,完成了30多个天然活性分子的全合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重要的临床药物和中草药化学成分。这些工作为多种含季碳结构单元复杂天然产物的合成开辟了新的合成思路和策略,为相关药物的研发和合成技术提供了关键的科学支撑。由于这些成绩的取得和同行的肯定,我于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二十年来,我们立足西部,扎根兰大,坚持做有特色且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西部地区条件艰苦、经济落后、待遇较低,在这里开展科研工作需要足够的决心和毅力。我个人能够潜下心来工作,除了老一辈化学家们的影响和我对于西部的特殊感情之外,得到学术界和同行们的认可、支持和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相信这也是广大身处西部的科研工作者的共同感受。回顾过去,作为西部地区第一位“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的获奖者,荣誉的背后,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还有真诚的谢意。

相比过去,我国的化学研究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单从论文的数量来看,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是,其中也暴露出某些不足。“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因此,我们建议广大青年学者坚持独立思考,敢于挑战经典与权威,多追赶时尚,多注意开拓自己的兴趣和特色,同时还要关注学科前沿发展和国家需求,做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工作。

值此“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创立三十周年之际,谨向中国化学会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中国化学会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致以诚挚的谢意!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