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邵欣欣:像氟一样吸收、学习、成长

来源:杭州日报      2023-11-22
导读:氟,一个普通的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名第九位。它看着不太起眼,却是世界上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渗透力。
image.png

· 人物名片 ·

邵欣欣,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杜克大学博士后。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助理、化学系主任。从事有机硅化学和氟化学研究,先后获得“最美杭州人——青年英才”等荣誉。
氟,一个普通的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名第九位。它看着不太起眼,却是世界上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渗透力。
“这一特性,使氟在工业生产、药物研发、材料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实验室里,邵欣欣说。
过去13年,邵欣欣始终潜心于含氟功能试剂创制与应用研究。持之以恒的科研生活,也让他拥有了与氟一样的磁吸知识的能力。
无论是在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读博生涯,还是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杜克大学的博士后经历,他都甘之如饴,像氟一样吸收、学习、成长,“科学之路既无捷径也无坦途,但我义无反顾。”
“化学的魅力就在于充满不确定性”
近期,邵欣欣又有好消息。他带领团队在烷基碘化物的自由基胺化研究上取得最新进展。
研究中,他和团队成员在一年半时间里开展反应条件筛选、底物普适性考察、方法多样性转化和机理实验探究等多项实验,成功制备了一系列烷基-芳基取代的偶氮类化合物,还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技术对其进行检测。
这项研究,完全是实验中的偶然发现。邵欣欣打比方说,相当于普遍认知是在底物A中添加B和C,经反应会产生D,但他们在一次实验中意外发现,添加了B之后的底物A,直接与其进行反应并形成E,说明C并没有发挥作用,“这非常有趣,也打破了我们传统的认知。”
“科研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纠错和修正的过程,推开一扇科学发现之门,或许是在数以万次实验中偶然的一次‘无心插柳’。”邵欣欣说。
在他看来,化学的魅力在于拥有很多不确定性,原先的实验方法都可以在新的论证中被打破,“就像在固定的两点之间,有无数种抵达方法,我们研究的就是让这一方法更经济、更高效。”
“深夜但凡学院有灯亮着,一定少不了220实验室”
和大多数爱“泡”在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一样,邵欣欣的一天也都在实验室里度过。最近一年,他几乎没有一天早于夜里12点回过家。在他看来,要做好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靠勤奋与毅力,别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邵老师每天来得比我们早,走得比我们晚,深夜但凡学院有灯亮着,一定少不了220实验室。”他的学生许月念说。
润物耕心,铸魂育人。教师,正是邵欣欣如今的新身份。2020年,他结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杜克大学博士后经历归国工作。杭州师范大学成为他人生的下一站。
入校以来,他始终奋战在教书育人一线,担任研究生导师、本科生班主任,着力搭建开放、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带领学生稳步做科研,实践出真知,并且坚持科研反哺教学,以教学案例库建设和课程思政联动做好课程建设。
“定居杭州,是因为感受到了这里对人才的重视,政府办事效率很高,校方也为我们解决了研究经费、住宿、子女入学等问题,少了很多后顾之忧。”邵欣欣告诉记者,眼下,杭州正在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也在无形中推动了他这样的基础研究学者,怀揣着将成果转化落地的信念,在科研道路上继续勇攀高峰,奋勇前行。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