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合成化学产业资源聚合服务平台

奋进中核人丨叶国安:三十年不悔!几代放化人梦想成真

来源:中核集团      2022-03-20
导读:在中核集团2022年党建工作会上,14名个人、9个集体被授予了“奋进中核人”荣誉称号。此次受表彰的23名“奋进中核人”,是近年来集团公司广大干部职工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杰出代表。在中核集团2022年党建工作会上,中核集团首席专家叶国安入选中核集团“奋进中核人”,并接受表彰。

image.png

image.png

在中核集团2022年党建工作会上,14名个人、9个集体被授予了“奋进中核人”荣誉称号。此次受表彰的23名“奋进中核人”,是近年来集团公司广大干部职工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杰出代表。他们把每一个拼搏奋斗的瞬间,汇聚成新时代核工业昂扬奋进的洪流,他们在核工业的各条战线上忠于职守、攻坚克难、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点燃心中的那团火,汇聚干事创业的强大能量,赢得了干部职工的广泛赞誉。现开设“奋进中核人”栏目,与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奋进故事。


image.png

在中核集团2022年党建工作会上,中核集团首席专家叶国安入选中核集团“奋进中核人”,并接受表彰。

2021年11月3日,由原子能院牵头完成的“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平台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叶国安代表团队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了奖励大会。2021年9月28日,叶国安获得中核集团第六届“钱三强科技奖”。这些闪光的荣耀,是无数辛劳在汗水中的开花结果,更是见证他和团队多年来奋勇攻关的无上勋章。

大师引领做科研

实验室里“打基础”


1986年,化学专业毕业的叶国安来到原子能院放射化学研究所,由此开启了其后几十年的科研生涯。在他看来,能够在原子能院从事研究工作是件幸运的事,“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原子能院有良好的科研氛围、多学科的研究土壤,还有很多兢兢业业、潜心做事的科学家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对事业的无限热爱、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精湛的业务水平,为叶国安树立了一生的榜样,也造就了他“甘坐冷板凳”的科研定力、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淡泊名利的优秀品格。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经济形势困难,科研项目较少,后处理专业也是如此。当时的科研任务不饱满,在很多人选择另谋出路之时,叶国安却始终沉下心来,默默在实验室里“打基础”,做了诸如硝酸电解还原机理、氮氧化物调节镎、钚价态研究等实验,并开始逐渐对后处理工作感兴趣。“当时有些人觉得,做这些基础研究工作,既没项目支持,又发表不了文章,不知道意义何在。但他却好像不在意,就一直默默地做着这些。”叶国安的同事欧阳应根回忆道。

即使当时的同龄人对其颇为不解,叶国安却心无旁骛,沉浸在浩瀚的科研海洋中。对他来说,汪德熙院士讲授的核化工课程总是那么生动有趣,令他着迷;王方定院士博学又温和,哪怕自己取得一点小进步,也会受到王院士的表扬与肯定。读研期间,导师何建玉带着他到实验室用无盐法制备不同价态镎、钚溶液,在手套箱里反复多次制备后,当看到这些元素单一价态如魔术般呈现不同鲜艳颜色时,空旷的实验室里,师徒两人喜出望外,巨大的满足感或许只有彼此知晓……尽管已过去几十年,但当时跟随老师们学习和做实验时的快乐心情,叶国安至今记忆犹新,如同昨日。

在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下,叶国安在攻读硕士和博士阶段,阅读了大量专业相关文献,并且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开展实验研究,在科学的未知领域脚踏实地一步步前行。在这期间,他积累了十分深厚的锕系元素化学与后处理专业知识,为今后开展科研攻关奠定了扎实基础。

image.png

心系后处理事业发展

带领攻坚台架实验


后处理技术是乏燃料安全管理、实现核燃料闭式循环及确保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事关国防建设,对于核工业发展至关重要。20世纪末,随着后处理工作逐渐受到重视,放化所的研究课题也逐渐多了起来。期间,叶国安带领团队开展了铀、镎、钚的分离过程化学研究,并重点开展了多种无盐还原剂与络合剂的应用研究等。

原子能院已20余年未开展全流程实验,为了更好地模拟整个工艺流程情况、满足分离流程的要求,实现研究水平大幅提升,开展全流程台架规模实验提上了日程。这是一件技术复杂、涉及面广的艰巨任务,是一次承上启下的尝试。时任放化所31室主任的叶国安承担了这一重要任务。“既来之,则安之”,面对日益紧迫的台架实验,叶国安在此前打下的学习基础和工作经验很快发挥效力。

万事开头难。要开展全流程台架实验,确定实验目标并设计流程至关重要。为此,叶国安查询了大量资料,紧密关注国际研究动态,并结合自身研究成果,提出了开展“先进二循环流程温实验”的目标。同时,他按照既定方案设计了先进二循环流程图,熟悉掌握了每个环节、工艺段的技术细节,并计算出了物料衡算图,终于使得这项台架实验工作有了依据。

工艺流程确定之后,需要分解技术指标,然后才能开展分工艺段的冷实验、温实验,最后根据结果在热室开展全流程实验。期间,设施维修、年轻科研人员培训、分析方法建立等问题纷至沓来。时间紧、任务重,面临着此前未见过的诸多难题,叶国安秉持一贯踏实稳重的作风,带领团队临危不乱,一方面亲自牵头开展技术攻关,另一方面出色地完成了组织和管理任务。

当时的主线工作分为工艺、设备、分析三类,叶国安牵头工艺类工作,组织专家组开展工作,主要负责工艺方案确定、接口管理和总负责;此外,每个工段也都有专人负责分解任务。在叶国安的带领下,大家团结一致,党员们以身作则,在三年时间里顺利完成了台架实验,各项指标都达到了预定值,设计的先进二循环流程也具有无盐、简化等优点。“身边熟悉的战友在46-戊和46-己庚工号,身穿灰白色联合工作服整日忙碌、加班加点的身影,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终身不忘。”回忆起当时奋斗的时光,叶国安至今难以忘怀。

通过此次台架试验,叶国安及团队开展了核燃料后处理过程中多项课题研究,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奖一、三等奖和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为我国第一个后处理工艺水平的提高和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我国后处理工艺研究及人才培养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image.png

胸怀使命肩挑重担

初心筑梦放化大楼


一走进原子能院,在其东面,可以看到紧密矗立的几座白色小楼。一眼望去似乎没什么不同,但放化人却深知其来之艰难、成之不易。这些实验楼是国家级大型科研设施——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又称“放化大楼”。作为主抓该项目的负责人,叶国安全程参与并见证了放化大楼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核能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核燃料循环体系建设,亟需一个可开展先进核燃料后处理工艺技术、特殊材料提取及放射化学研究的综合性研究平台。2003年11月,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放化大楼项目正式立项。

不同于核电站等项目,放化大楼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参照体系。王方定院士曾一语道出对该实施的最高技术期望和要求,“要是人能够不进热室(维修)就好了”。但要做到这一点何等艰难!面对国人未曾踏足的科研领域,叶国安深感肩上的重任又重了几分,他下决心无论克服多大困难,一定要把这件事做成!

坚定的信念是引领向前的动力,精细完善的建设步骤则需要紧随其后。叶国安及团队首先要确定的,是实验平台为何种规模、具备哪些功能。

根据学科和后处理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工程可行性、前瞻性,叶国安提出了涵盖范围较广的处理源项,并据此明确了放化大楼的主要功能。由于大型实验室的建设具有较高灵活性,在正式开展设计工作之前,需要拟定一个“设计”流程,既能满足设计输入要求,又能在工艺环节、源项操作上能够覆盖今后的科研需要。

叶国安深知这个流程至关重要,它是放化大楼从无到有的根基和源泉。为此,时任放化所所长的他以多年后处理、高放废液分离科研成果为依据,集中了放化所有关方面的全部专家精心设计流程,并与安全辐射防护专家和设计院反复讨论。在多次商议修改后,一个完整的流程应运而生。这个流程是原子能院后处理人多年工作的智慧结晶,是放化大楼一切设计工作的基础。操作对象和规模等都得到确定,连每一个技术细节都严格考虑在内,满足了设计输入需要,并决定了设施的基本功能。

作为原子能院“四大科技创新平台”之一,放化大楼的建设对于叶国安和团队来说是严峻的考验。在修改了数百份文件后,设计方案终于艰辛出炉,然而工程建设阶段又遇坎坷。团队很多人长期从事科学研究,没有工程管理经验,大家只能边干边学。在此期间,叶国安在其中积极协调,他自己也经过了认识的深化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叶国安对工程要求非常严格,每项工作都亲手抓,从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包括不同类别的实验需要的工位以及操作维修方式、上千个样品传输和物料转运……他对其中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仔细计算、开展推演,进而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满足这些要求。

在高标准、严要求下,放化大楼达到了当代国际水平的先进性、安全性和灵活性,放化大楼具备的“全分离、全包容、可维修(人无需进热室)”三大特点,也正代表了后处理基础的未来发展方向。

2014 年9 月5 日,放化大楼通过竣工验收。2015年9月1日,放化大楼成功开展首次热试验,标志着我国乏燃料后处理工艺技术研究能力建设和核心技术创新取得重要突破。从此,我国核燃料闭式循环发展有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几代放化人的梦想终于实现,并完全实现了王方定院士当初的愿望,叶国安觉得大家总算是不负重托。近年来,叶国安带领团队在放化大楼中完成了多次工艺热实验,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先后完成多项重点研究任务,取得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实现了我国后处理工艺研究能力和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岁月流逝,三十多年间,伴随着后处理发展的起起伏伏,叶国安也产生了诸多的“变”与“不变”。“变”的是更加耐心的性格、愈发精进的专业能力,“不变”的则是纯粹且执着的初心。如今的叶国安虽各项事务繁忙,但他仍坚持每天看科技文献,时刻关注专业领域的前沿动向。同事们眼中的他是一个很有求知欲,甚至是有些“学究气”的专家,而曾经那个喜欢跟着导师在实验室里默默做实验的青年,如今也成为了其他人的硕士、博士生导师,扛起了培养人才的重担。老师们的无私倾囊相授曾令年轻的叶国安获益匪浅,如今的他也常常深入一线,帮大家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每逢青年学生做报告,他只要有空就去旁听,并针对一些问题与大家探讨。在叶国安的带领下,团队的许多青年人也主动担当,在后处理技术领域发挥着聪明才智。

“科技创新是一个肩上有责任、心中有目标、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思考以达到点滴成溪”,在今后更长的时期,叶国安的信念依旧饱满而坚定,支持着他在科研攻关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image.png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