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合成化学产业资源聚合服务平台

【10.9直播】AMR青年学者论坛-苏州大学专场

来源:ACS美国化学会      2022-10-09
导读:会议主席为苏州大学路建美教授和西湖大学黄嘉兴教授,特别邀请了苏州大学材化部主任张正彪教授和苏州大学迟力峰院士致开幕词,此次活动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

image.png


为诚挚感谢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的作者、读者和审稿人并与其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材料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主编黄嘉兴教授携其编辑团队在2022年开启了走进中国一流高校和研究所的系列研讨会活动。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 将走进美丽的苏州大学,携手苏州大学邀请9位优秀的青年学者做主题报告,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最新成果和科研心得。此次会议主席为苏州大学路建美教授和西湖大学黄嘉兴教授,特别邀请了苏州大学材化部主任张正彪教授和苏州大学迟力峰院士致开幕词,此次活动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


我们诚邀您参与这次论坛,与这些杰出的青年学者互动交流,以期拓宽科学视野,获得创新灵感!


观看方式



直播日期:2022年10月9日 (周日)

北京时间:13:20 - 17:15

直播平台:化学加微信视频号、B站直播间


1665277075122794.png

扫码预约观看



会议日程

image.png


会议主席



image.png

黄嘉兴 教授

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主编

西湖大学

黄嘉兴教授2007-2021年任美国西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助理教授,Morris E. Fine材料与制造青年讲席教授,副教授以及正教授。2021年全职加入西湖大学,受聘材料科学与工程讲席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材料化学,聚焦于用化学原理和手段来提高纳米材料的可加工性,使之能被方便而广泛地应用。一些例子包括新型碳材料,显微成像,二维纳流体,块体纳米结构材料,胶体纳米材料的合成、加工以及组装,以及这些新材料在智能防腐涂层、摩擦学、新能源、工业废料的回收升级和个人护理及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应用。曾获奖项和荣誉包括国际气溶胶研究联合会每四年一度颁发的Fissan-Pui-TSI奖、美国古根海姆奖、日本学术振兴会邀请学者、德国洪堡研究奖、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和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并常年入选全球高被引作者名单。他也是美国化学会首本国际合作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之高起点新刊《材料研究述评》的创刊主编。

image.png

路建美 教授

苏州大学


路建美,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化学会会士、中国化工学会会士、教育部第七、八届化学学部科技委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发改委“环保功能吸附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科技部“智能纳米环保新材料及检测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平台的负责人。主要成果如下:   1.  获奖:202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14和2019年两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和2017年两次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7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2. 文章: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 JACS,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Chem. Eng. J., Ind. Eng. Chem. Re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88篇,他引超过1万次。3.专利技术及产业化:获授权发明专利189项(美国专利42项),转让专利11项、成果产业化32项。发明的柔性吸附材料及其新装备在美国墨西哥湾和大连716等40余起重大溢油事故中成功应用;发明的吸附-催化降解双功能材料及其新装备在全国15个省份的挥发性有机物 (VOCs)治理中成功应用。

特邀嘉宾



image.png

李耀文 教授 

苏州大学

报告题目

可印刷光伏材料与组件探索


李耀文,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江苏优秀青年基金”、“仲英青年学者”等人才项目资助;担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太阳能材料专业委员会专家成员,江苏省材料学会副秘书长,苏州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可印刷光伏材料及器件(有机、钙钛矿)相关研究,尤其在可印刷太阳能电池材料合成、新型器件结构探索,大面积光伏印刷技术及功能场景应用器件开发等关键制备工艺及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迄今,共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Nature Energy, Nature Commun., Joule, Adv. Mater., J. Am. Chem. Soc.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被引用7800余次,H影响因子49。其中,ESI热点论文5篇,ESI高被引论文15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


image.png

黄丽珍 教授

苏州大学

报告题目

有机半导体表界面调控和传感应用


黄丽珍,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2011年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获得博士学位,2011-2013年在德国维尔兹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加入苏州大学迟力峰教授团队。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有机半导体薄膜表界面科学与应用,探索通过表界面手段调控高有序有机半导体薄膜的生长行为、物化性质、电输运状态及其调控机理,利用有机半导体薄膜表界面处特有的光、电以及化学特性,构建面向新型柔性、智能器件的光、化学以及生物分子的高性能传感器。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多项,含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1项,基金委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以骨干参与科技部战略合作项目1项。共发表论文60余篇,含Science Advances (1篇),Advance Materials(4篇),Advance Functional Materials (1篇),Small (1篇)等,封面论文3篇。获批授权专利7项。

image.png

孙启明 教授

苏州大学


报告题目


分子筛限域金属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孙启明,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吉林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随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孙启明长期从事分子筛的合成与催化研究。先后开发出系列新颖的合成策略,制备纳米尺寸、多级孔道结构分子筛及分子筛限域亚纳米/单原子金属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重要的工业催化反应(如甲醇制烯烃、烷烃脱氢)、新能源开发利用(如光解水制氢、液相化学储氢)及CO2加氢等领域。近年来,以第一/共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hem、JACS(2篇)、Angew. Chem.(3篇)、Adv. Mater.(4篇)、Natl. Sci. Rev.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5篇,6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论文他引2700余次。2020年荣获中国化学会“菁青化学新锐奖”,2021年荣获中国分子筛“新秀奖”,并获聘江苏省特聘教授。


image.png

张伟 特聘教授

苏州大学

报告题目

耐极端条件锂二次电池


张伟,国家海外优青基金获得者,特聘教授,博导。2016年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其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加入苏州大学材化部和苏州大学化学科学国际合作创新中心。一直从事极端条件下锂离子电池表界面化学研究。迄今为止,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美国、新加坡专利2项。


image.png

王亚星 副教授

苏州大学

报告题目

锕系核素分离与应用研究


王亚星,2011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2014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9年在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加入苏州大学任副教授。2022年获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21年获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从事放射化学与辐射防护相关工作,研究范围涉及核废物处理处置、辐射探测与防护材料、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在Nature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CS Chem.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国内发明专利6项,美国专利2项。目前担任中国核学会锕系物理与化学分会理事、《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青年编委。

image.png

陈冬赟 教授

苏州大学

报告题目

多维多孔微纳功能材料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陈冬赟,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教授。主要从事化工吸附分离材料的研究,围绕如何对吸附材料进行精准设计和表/界面物理化学性质研究强化分离特性,从而满足其在化工领域中的气相和液相污染物分离回收与净化处理的需求。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各级项目多项。已在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Chem. Eng. J.等著名化学化工期刊总计发表论文196篇,SCI他引5700余次,H指数45。申请发明专利共59项,授权发明专利46项(美国专利15项),已转化1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分别第二、第五),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第二),入选江苏特聘教授(特别资助)。

image.png

耿凤霞 教授

苏州大学

报告题目

类石墨烯二维材料表界面

耿凤霞,苏州大学教授,博导,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计划等。2009年获得日本筑波大学博士学位;2009-2014年在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及ICYS研究员工作。致力于功能性无机层状材料的合成、结构解析与应用研究。近年来在Nat Synthesis、PNAS、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50余篇。


image.png

段昊泓 副教授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

面向双碳目标的电解水制氢新技术


段昊泓博士,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独立PI,博士生导师。2009年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2014年于清华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2015-2018年在牛津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加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北京市杰青,获得2021年度青山科技奖。从事塑料、生物质、大宗化工原料等资源的催化转化的基础研究,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于Nat. Catal.、Nat. Commun.(6)、J. Am. Chem. Soc.(3)、Angew. Chem. Int. Ed.(5)、Chem. Soc. Rev.等国际学术期刊40余篇,主编英文专著一部(2022年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出版)。研究成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美国化学会C&EN、Forbes、英国Nature Portfolio、Chemistry World等网站报道,得到National Science Review、Nature Catalysis、Nature Synthesis和Chem等期刊的亮点报道。任《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学进展》、《中国化学快报》和《Exploration》等刊物的青年编委。


image.png

邱宇辰 助理研究员

吉林大学

报告题目

界面诱导光电功能材料的组装与器件


邱宇辰,吉林大学“鼎新学者”,助理研究员。2021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博士期间在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联合培养,师从江雷研究员。目前,在吉林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一直从事光电材料图案化组装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 Nat. Commun., Adv. Mater.等期刊。


期刊介绍

image.png

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AMR)主要发表短小精悍、具有作者团队自己研究特色的述评文章,或者前瞻性观点,和美国化学会现有的综述期刊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Chemical Reviews一起组成新的高影响力综述期刊平台。AMR自2020年10月首发起航以来,获得了全球科研界的极大支持与广泛关注,已先后被ESCI和Scopus收录。


所有的Account/Viewpoint 文章都需要得到编辑团队的邀请才能投稿。我们也欢迎大家自由提交Proposal,编辑团队会认真评估并考虑邀请。


如果有任何关于如何提交Proposal或者全文的问题,请直接联系AMR编辑团队:eic@stu.acs.org。


期刊网址:

https://pubs.acs.org/journal/amrcda

联系方式:

eic@stu.acs.org (主编信箱);

amr@shanghaitech.edu.cn(编辑部信箱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