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78年考入兰州大学,从学从师至今,一生与兰州大学结缘。在过去30年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执教生涯中,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丹心竭力促发展,立足西部育英才”的初心使命,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始终把韩愈《师说》中所谓“传道、授业、解惑”有机结合,把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承蒙兰州大学“导师论导”专栏邀约,现将我做研究生时从导师等老一辈先生那里所学和自己在研究生教育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助力兰州大学年轻导师快速成长。
一、为人师表,德育为先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唐·陆贽)。我始终把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唯有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教发挥更大的作用,唯有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道德准则的可信,从而愿意进取行动,促成学生的言行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导师作为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首先要在“德”上做表率。这个“德”,既包括爱党爱国、诚实守信、正直善良、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个人品德,也包括诚信、求实、严谨、自律等学术道德与规范。无论日常教学还是平常交流,我都带头并组织研究生学习党和国家的理论、方针、政策,了解国家需求,在研究课题选择时瞄准国家需求,急国家之所急,以培养研究生的家国情怀,助其树立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将学术道德与规范融于日常,如研究生选题与开题、实验操作与记录、数据分析与总结、论文撰写与发表等各个环节,确保研究生成长成才路上高速进步但不脱轨。
二、学术引领,创新为纲
“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美·阿西莫夫)。研究生学习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既要扎实熟练掌握旧知识,更要推陈出新创造新知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特别强调研究生在具有家国情怀的同时,亦应有全球化的学术视野和创造性思维。导师作为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的领航人,从培养研究生起至今,坚持时常追踪本领域国家需求与国内外学术研究动态,并将最新研究心得与同学们做及时交流,深入沟通讨论;坚持多种方式每周组会与工作汇报,要求研究生既通过深入而系统的文献调研总结和凝练科学发展史培养学生的学术鉴赏力,同时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鼓励每位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开展首创性研究以解决问题,打造属于自己的学术前沿,启迪与激发学生灵感,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与激情,激发学生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我始终坚信:最好的教育不是给予,而是点亮和唤醒。
三、打造平台,特色为要
一个相对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向和优越的研究平台对于研究生培养而言,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可事半功倍。从开始培养研究生以来,我极为注重团队研究方向的凝练、研究平台的建设和不断优化。90年代初,刚从国外回到兰大,仅有极为简陋的实验条件,但是我毅然选择了当时在国内不被看好的多肽药物作为研究方向,并瞄准几个关键科学问题,凭着一腔科研热情,从亲手搭建简易实验台开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结合自身化学和生物以及药学的学科交叉研究背景,潜心研究多肽药物和手性药物及多肽与蛋白质生物化学和疾病的分子基础30年,终将“冷板凳”坐热,使多肽学科成为我校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学科。通过跨学科合作,作为负责人组建了“多肽药物”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多次主办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拓展学术资源,优化研究生培养平台,助力研究生快速成长成才。
四、因材施教,育才为重
多肽药物研究是个具有多学科特点的专业,招收的研究生知识背景涵盖了多个传统一级学科,如基础医学、生物学、化学、药学、临床医学等,各有所长却难以面面俱到。同时,研究生更具有完全各异的性格特点、成长环境和生涯规划。因此,做到有教无类的同时因材施教显得极为重要。不因研究生出身院校、专业背景等而厚此薄彼,而是根据其研究兴趣、个人特质、专业特长定制研究课题,做到因材施教,使其充分发挥优势与特长,人尽其才、取长补短、茁壮成长。在我的指导下,有多个本科学校不理想的研究生最终跨学科逆袭,成长为国家级人才,实现了人生的跨越。
五、春风化雨,关爱为本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也是我们身为导师所应追寻和践行的目标。作为研究生导师,在关注研究生学业的同时,我也时常通过与学生日常交流,了解其生活、就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困惑与需求,帮助他们走出思想和心理困境。为了鼓励帮助寒门学子学业有成,一方面再三灌输读书求学“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宝贵时光不能虚度和浪费的理念;另一方面,经常把个人获得的各种科研奖励奖金设立奖助学金资助困难学生。不仅如此,我也持续地关注研究生毕业后的事业发展,鼓励和支持他们开展独立研究。对于毕业后留校继续工作的研究生,支持他们以独立的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在研究成果转化、论文发表时以他们为主,解决其生活与工作中的后顾之忧,支持他们有更大的发展。
三十年来,我已精心培养了近300名爱党爱国、德才兼备的优秀博士、硕士及博士后,多人次在学期间获得国际国内各类奖学金,毕业后分布于祖国科研、教育、医疗、企业、政府等各行各业,许多学生具有了高级职称职务,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部分从事基础研究的学生已成长为国家级人才如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等,部分从事应用性研究的学生已成长为高级工程师、企业家等制药产业中流砥柱。
作为导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到自己辛勤培养的学生成长成才,以各种方式为国效力。我很欣慰!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