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合成化学产业资源聚合服务平台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砥德砺行四十载 团结奋进新时代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2022-05-16
导读:回顾近40年的发展历程,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立德树人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秉承“砥德砺行,格物致新”的院训,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人才队伍、交流合作等工作中谋求突破,成为学校发展加速度最大的院系之一,实现了学院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奋进中的化学人中流击水、潮头勇立,在赓续发展中奏响了化学报国的最强音。

人才培养:立德树人 创新引领


学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内涵建设,引导广大化学学子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肩负起化学强国的历史使命。


耕耘不辍,夯实培养根基。自1983年招收本科生以来,学院将本科生培养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综合改革。1990年,由朱慧楠老师牵头的“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全面育人——应用化学专业综合改革”成果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进入90年代后期,学院贯彻落实学校建设一流学科、一流队伍,一流基地的指导方针,积极争取到了211专项经费和学校行动计划共计500万元教学经费,完成了教学实验室的现代化改造和中心实验室的建设。秉承实验教学改革与基地建设相互依存的原则,用三年的时间 (1999—2001年)打通所有基础实验内容,将原来的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普通化学实验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以“基本操作实验、基础化学实验、仪器分析、综合科学训练”为基础的一体化、多层次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基础课教学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化学系应化专业首届毕业生留念


进入新世纪,明确了一流的师资要在一流的学科建设中培养,在高水平的科研中锤炼,在社会服务中深造,但最终目的是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从宏观上确定了我院的办学方针与思路。逐步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的转变,指导学生进行主动性、研究性的学习、实践与创新,激发学生潜能。完善本科专业的发展框架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教授在本科教学、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和教学改革中的主导作用,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达100%。2010年组建了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工程化学、化工原理、基础化学实验七个基础骨干课程的课程组。在此期间我院多位老师主持的课程获得湖北省精品课程,三本教材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一本教材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志趣驱动,科创引领。近十年学院探索实践“导-引-教-培”培养路径,从志趣、情怀、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着重融合贯通,全面提升学生家国情怀和创新实践能力。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打造“一院一品”专业概论课,修订化学类课程教学大纲,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强化学生数理基础,融入学科前沿;构建以科普导育与思政引育联动的志趣养成方案。启动“128计划”暖心工程,打造师生共同体。创办吴学周精英班、化学菁英班和人工智能化学试验班等,聚合办学资源,拓宽育人渠道,推进科教、产教协同育人;指导学生参加创新竞赛,激发科技竞争意识,提升综合创新素养。



2021年专业概论课答辩展示


学生培养模式的成功改革助力了化学专业成功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首批强基计划和国家一流专业。新增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教材8本。在育人过程中,涌现出大量师德师风模范,2人获“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获湖北省“青年五四奖章”、2人获校教学最高奖“教学卓越奖”、8人获校“师德先进个人”和“三育人奖”。


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育人成效显著。2017年化学学科国际评估中,本科生培养质量获评“Excellent”。人才培养模式产生广泛社会影响,人民网、湖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近年来,学生获大创项目、学科竞赛奖、学术论文和专利申请数等大幅增加,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获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银奖等。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省部级以上荣誉17次,获校级优秀奖82项。其中,向祺同学成为空降兵部队黄继光班的一员,入选2019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张哲野同学立志用石墨烯改变世界,科研成果突出,获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湖北省首届向上向善好青年之“创业创优好青年”等称号,展现了华中大化学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担当作为。



我院团队斩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


四十年来,化学与化工学院毕业生分布在社会各界,在不同领域崭露头角,为国家科技发展、市场经济繁荣、创新创业做出贡献。近20人入选长江、杰青、国家级青年人才、优青等各类人才计划,87级陈春英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士。2人分别于2017、2021年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创业精英榜单、科学和医疗健康榜单。



化学852班毕业20年聚会


科学研究:面向前沿 顶天立地


化学与化工学院的教师们向来自立自强、攻坚克难,紧紧围绕学科发展前沿问题,迎难而上,久久为功,这是化学人用双手创造的机遇,也是时代对化学人的期许。


深耕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早在1958年化学教研室主任叶康民教授就带领教研室老师从事“金属腐蚀的缓蚀剂”以及“牺牲阳极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65年与大庆油田协作研究青涂料防腐,拓宽了应用研究方向。1974年与江汉石油管理局合作从事油田用缓蚀剂及防腐涂料的开发研究。基于该领域卓有成效的工作,叶康民教授担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缓蚀剂专业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委员,也使得化学化工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方面的研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到20世纪80年代,郑家燊教授团队研制的“油气田酸化缓蚀剂”和“7701复合酸化缓蚀剂”分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四等奖。以郭兴蓬教授为代表的材料与环境化学研究团队,继续沿着这一领域开发了我国第一个高含CO2海洋气田用缓蚀剂,使我国在高含CO2海上气田开发的腐蚀控制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所开发的腐蚀传感器与在线监测技术用于港珠澳大桥混凝土耐久性监测,相关成果获2019年度中国腐蚀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所牵头的“高含二氧化碳海洋油气田缓蚀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化学教研室工作场景


聚焦生物无机化学前沿。20世纪80年代,徐辉碧教授通过硒与癌的负相关关系开展硒的生物无机化学研究。于1983年在化学系实验室诞生了我国第一个硒酵母。硒酵母的研制成功为厂家申报我国唯一一个硒酵母药物提供了技术基础。1984年徐辉碧教授团队用计算机多因素分类法对微量元素普进行分类,在国内外第一次取得成功,这项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它把我国生物微量元素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2005年徐辉碧教授牵头的项目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在2018年出版的权威专著《硒:分子生物学与人体健康》第四版的中译本中,徐辉碧等撰写了“中国硒研究之回顾”中的章节,为世界硒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0年第一届国际应用生物无机化学会在我校召开


探索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学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科学前沿和关键领域开展研究,开发的关键技术助力区域发展。谢洪泉教授等研究的“多相聚合物”及“光功能高分子”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及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解孝林教授团队瞄准“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与破坏行为”研究,于2007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他牵头的“塑料的复合结构、注射成型过程与机械破坏行为的研究”项目于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针对彩色塑料墨粉受制于日本、美国等少数跨国公司技术垄断,解孝林团队设计了“草莓状”结构彩色墨粉及开发的原位乳液聚合-混合絮凝新工艺,实现了我国高端彩色墨粉从无到有、从进口到出口的跨越,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研究于2020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谭必恩教授围绕有机多孔材料领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构建了超交联尾款聚合物合成新策略,与李涛教授合作研究的“多孔有机聚合物构建新策略及其应用”项目于2016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990B0


2010年解孝林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奖二等奖


此外,黄志群教授等研究的“高水基合成液及高水基液力耦合器的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二等奖。曾繁涤教授等参与研究的“高电压新材料合成绝缘子”获得国家发明四等奖。李光兴教授承担的4000t/a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重点工业性试验通过验收,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学院着力完善和发展学科创新体系,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术生态、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整体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批高水平学术成果竞相涌现。2012年至今,学院累计发表SCI论文2526篇,获批项目547项,累计到账经费33088万元,授权专利425项。学院科研合同经费实现了新的突破,由2012年的2593万元上升到2021年的7567万元。2019年11月,夏宝玉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实现了学院在CNS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零的突破。他们的研究为合理设计低成本、高活性和长寿命铂合金催化材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将有助于提升铂合金催化材料在新能源器件中的服役水平和寿命,对发展新能源技术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夏宝玉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


学科建设:建好平台 广聚英才


化学学科是华中科技大学高度重视、迅速发展的学科,学科建设和研究基地建设一直是学院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化学与化工学院凝练出“强化交叉,支撑工医优势;追求卓越,占领学术前沿”的学科建设思路,呈现出稳步上升、独具特色的发展态势,形成金属腐蚀与防护、生物无机化学、特种高分子材料和痕量元素分析等多个较为稳定的科研方向,成绩斐然。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化学教研室已开始招收研究生。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学校倡导大搞科学研究,提出科研走在教学的前面,并把华中工学院发展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化学系历届党政领导根据这些办学理念,把化学学科推到了快速发展的起跑线上。2008年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10年,学院获批化学一级博士点,从此学院学科建设驶入快车道。截止目前,学院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理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点(工学),化学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学科基地建设迅猛,打造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1983年,学院与原石油部科技司正式签署合办油田腐蚀与防护研究室,在以后的十多年内石油部给予600余万元的教学、科研投入,大大改善了化学系的办学和科研条件,尤其是使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步入国内先进行列。此后的二十多年里,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室与油田一直紧密合作,开辟了材料与环境化学、生物电化学新的研究方向;2004年和2005年,学院分别获得了生物无机化学与药物和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两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立项。2008年和2009年,两所实验室相继通过验收,连续多次在湖北省实验室绩效评估中均获优秀。2012年3月,教育部批准筹建“大型电池关键材料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于2019年顺利通过首轮建设期评估,获评良好;2020年,学院获批“生物医用与防护材料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共建了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些基地的有力建设,支撑着学科排名稳步靠前。自2008年化学学科进入ESI排名Top1%以来,化学学科国际排名大幅上升,世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在不同的学科排名评价体系中都取得突破。2020年,化学学科ESI排名首次前进到TOP 0.95‰,成为我校第五个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在2021年度,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位于54位,自然指数世界排名位于56位,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排名位于98位。强劲的发展势头印证了学院的持续发力,躬身淬炼鲜明品格成就了化学人,也成就了化学与化工学院。


学院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强大合力。学院秉承“精准识才、平台聚才、科学育才、大胆用才”理念,立足“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外引内培,引育结合”,不断充实高端人才队伍。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学校党委决定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访学。1979年起,学院先后选派部分教师赴海外访学,这些教师回国后都成为学院发展的骨干。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院精准发力,从湖北省化学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先后引进5位学术带头人,奠定了化学系高分子化学和有机化学建设、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新世纪学院抓住战略机遇期,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学院先后引进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米耀荣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Tetsuro Majima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瞿金平教授等学术大师,在战略性关键领域深耕细作、领衔建设,对于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进与培养等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通过“东湖论坛”和各种国际会议,进行全球招聘,依托国家和湖北省各类人才计划广纳贤才。截至2022年4月,学院已经拥有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在岗教职员工139人,其中专任教师104人,教授(研究员)6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4人。教师队伍中有双聘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人员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9人,湖北省级各类人才53人,省部级及以上人才计划获得者占比52%。45岁以下教师占64%,有海外经历教师占84.6%,学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瞿金平受聘华中科技大学双聘院士


交流合作:扎根中国 放眼世界


校际合作谋共赢。学院瞄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着力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提质升级”。深度拓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质性合作,多管齐下,纵深推进,形成前沿课程建设、学生交流、科研项目合作、论文发表、共建联合研究中心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关系。


自2015年以来,先后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往来伙伴关系。与其中的大部分高校签署联合办学、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合作协议16份,共建国际联合科研中心4个,师生往来交流1000余人次,累计成功申报国际合作项目38项,总经费达2700余万,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向纵深发展。2021年,学院获批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新能源化学与器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基地)”,以“能源化学-能量转换-电池器件”为研究主线,与来自8个国家的11位世界著名能源化学和材料化学家密切合作,围绕能量转化与存储材料化学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面向国家对关键能源材料的需求,开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创新研究。2021年,学院与巴基斯坦锡亚尔科特应用工程与新兴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拟共建化学与材料工程卓越中心,拓展了中巴双方在新兴技术领域的合作。此外,学院利用“双一流”国际合作专项的“种子基金”,扩大资助面,将相关学科纳入资助范围,覆盖学院大部分系所。同时大力资助师生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和机构参与国际会议、学术交流活动。



2019年中韩功能聚合物材料与器件联合研究中心揭牌



2022年第七届华中科技大学-成均馆大学双边交流会暨研究生学术年会以线上线下形式举行


校企合作谋发展。为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的良性循环,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学院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徐辉碧教授等研制的两种滴眼液“冰珍清目滴眼液”和“冰珍去翳滴眼液”年获国家批准为“准字号”药,进入市场。解孝林教授团队先后与华工科技图像分公司合作相关成果应用于国家外交签证防伪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证件防伪,与深圳星源材质公司合作共建锂电池膜材料技术中心,围绕锂电池膜材料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及产学研合作,推进隔膜材料实现进口替代。朱锦涛教授团队开发可溶性聚合物微针贴片先进制造技术,研制成功的微晶贴剂可用于美容除皱、透皮给药等领域,已部分实现产业转化。谭必恩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储氢多孔聚合物材料”吨级规模生产中试,相关制备技术实现专利转让600万元,合作成立公司共同推动产业转化。学院围绕生命健康产业和科技抗疫方面持续发力,与维恩公司共建“生物功能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在卟啉类药物中间体、特种抗菌肽、水溶性血红素等功能材料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与产学研合作。与武汉协卓卫生用品公司等企业联合成立“生物医用与防护材料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与金发科技公司共建“医用防护材料制备过程强化联合实验室”。与中粮集团共建“生物化工技术创新中心”,旨在推动企业在食品安全、工业生产等利于民生的关键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成果。学院携手回天集团成立“粘接密封新材料联合研发中心”,推动解决关于粘接密封新材料等关键问题。依托学校“先进高分子功能材料联合研发中心”,与宁波争光树脂有限公司一道共同推动基于离子交换树脂等先进高分子功能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实现校企双赢,共同发展,报效国家,造福社会。



2021年华中科技大学-维恩生物科技签约仪式


校友合作布新篇。2018年,在海内外各届校友的支持下,化学与化工学院校友会成立。2019年为凝聚校友力量,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化学与化工学院大湾区校友会正式成立,进一步健全产教融合育人机制。2020年,学院86级校友肖凤伟向学院捐赠100万元,用于支持学院建设发展。学院后期也将继续分区域建立校友会,加强校友间的联系与合作,使母校和校友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2019年化学与化工学院大湾区校友会成立大会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间实验室就是一方热土,不啻微芒便可造炬成阳。风雨四秩,初心如磐。化学人将满腔热忱抛洒给了热爱的学问,将宝贵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事业。不必追问,答案写在时间里,写在每一次化学反应里,写在汗水与欢笑的碰撞里。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站在面向未来的崭新坐标上,新时代的化学人,永远在路上!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