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合成化学产业资源聚合服务平台

年薪6000万的创新药企创始人离职,高瓴、黑石深套其中

来源:健识局    文 | 雷公   2022-04-17
导读:4月14日,嘉和生物发布公告称,周新华决定辞去集团总裁、执行董事的职位,自2022年4月15日起生效。

4月14日,嘉和生物发布公告称,周新华决定辞去集团总裁、执行董事的职位,自2022年4月15日起生效。


周新华是嘉和生物的创始人,至今已有15年。如今周新华走人,嘉和生物高管层主要由郭峰担任集团行政总裁兼董事会主席,吕东、陈宇、倪琳出任非执行董事。


健识局获悉,郭峰此前是默克全球研发副总裁兼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于2020年4月加入嘉和生物,出任CEO,全面主持公司业务。2021年11月,郭峰又任董事会主席。至此,该公司实际完成了实控人的过渡。


嘉和生物年报显示,2020年,周新华年薪高达6161.3万元。公司方面表示周新华与董事会之间并无意见分歧。


近半年来,创新药企高管离职已屡见不鲜,但公司创始人离席尚不多见。



成立15年,只上市一款生物类似药


嘉和生物成立于2007年,是中国第一批以生物创新制药公司。彼时,曾在美国安进担任工艺开发科学总监的周新华拿到了惠生集团的1000万美元,搭建单抗药物研发与生产化平台,也就是嘉和生物的前身。


几轮融资后,嘉和生物于2020年10月登陆资本市场。不过,相比于百济、信达、荣昌等,嘉和创业多年却没有一款新药获批,令人唏嘘。


嘉和生物财报显示,2021年公司亏损8.65亿元,比上一年的30.32亿元亏损好很多。亏损收窄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计提过一次性的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涉及近20亿元。


整体上,2020、2021这两年,嘉和生物收入几乎为0,研发投入等各项财务指标均无大变化。


顶着创新药企的帽子,嘉和现阶段产品却有点“拿不出手”。2022年3月,嘉和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的英夫利西单抗生物类似药获国家药监局的上市批准。这是嘉和获批上市的首款药物。


英夫利西单抗是一款免疫药物,主治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克罗恩病等,原研药是强生的,1998年在美国获批上市,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不幸的是,这款药物上市没几年就碰上了“药王”阿达木单抗。


在全球市场的争夺中,英夫利西单抗的临床疗效始终被阿达木单抗压制。据米内网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全球抗体类药物市场TOP10品种中,阿达木单抗销售额突破200亿美元;K药、乌司奴单抗紧随其后,英夫利西单抗没有进入前十。


在中国市场,英夫利西单抗的表现也缺乏亮点,2020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约为5亿元;同期,阿达木单抗是10亿元。


而且,目前国内已经有海正药业、迈博药业的同款类似药赶在嘉和之前上市。


健识局获悉,嘉和生物目前已在核心市场建立一支100多人的商业团队,非核心市场交给CSO合作。


一个总量本就不大的品种、一家原研药企和两家仿制药对手——这样的基本盘,很难卖得好。


嘉和生物也想寻求翻身。2020年7月20日,嘉和引进的PD-1杰洛利单抗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新药上市申请,至今仍未获批。


2021年11月2日,嘉和生物原董事会主席易清清宣布离职,郭峰接任。当时,嘉和管理结构是原总裁周新华和郭峰二人为执行董事,位于公司最高管理层。如今创始人走了,公司最高层只剩郭峰一人。


高瓴、淡马锡加持,缺乏创新能力依然难支


2020年登陆港交所的时候,嘉和生物的股东队伍也曾让人眼前一亮。


嘉和生物目前第一大股东是高瓴,持股25.03%,第二是持股11.46%的康恩贝,第三是最近炙手可热的沃森生物。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嘉和股东还包括淡马锡、高盛、黑石、泰格医药旗下的观由资本等豪华阵容。周新华个人持股1.06%。


image.png


嘉和生物最早是沃森的控股子公司,2018年港股开放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后,沃森开始逐步引入投资者孵化嘉和。嘉和管线中进度较快的是几款生物类似药,包括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以及上述的英夫利西单抗。


站在2007年那个时间点来看,这样的管线设计是超前的。但15年过去了,嘉和手里依然只有几款生物类似药,拿它们闯荡创新药界,就显得单薄了。


创始人的离开,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创新药行业进入下半场,洗牌在即。


今年2月,钱巍和褚楠相继从君实回归罗氏、辉瑞两家跨国药企;3月,百济神州的核心技术人员黄蔚娟提出离职;基石药业大中华区总经理赵萍也选择离职……


激烈竞争下,创新药企受到研发支出和商业化支出的双重挤压。光靠产品获得资本青睐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要吸引资本继续关注,必须拿出真正的业绩来。


就在上周,美国创新药企Kaleido Biosciences宣布决定立即关闭、停止公司所有正在进行的业务,并解雇公司所有员工。此外,Kaleido还将于4月18日向美国证券交易所提交表格,以寻求普通股的自愿退市。


Kaleido曾被全球医药投资界看好,拥有顶级投资机构Flagship Pioneering的加持,最终还是走向了破产、退市的结局。


反观中国创新药市场,自2018年之后,大批公司陆续登陆资本市场。这4年里,投资机构不断回调预期,只是因为这些创新药企募集的资金还未花完,还能继续厮杀。不过,中国创新药企主要聚焦于改良型创新,有的利用国外成熟靶点进行改造;有的直接做生物类似药,想利用医保赚取一波红利,持续能力普遍较弱。


摆在嘉和生物等创新药企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僧多粥少、靶点扎堆。健识局获悉,2020年,光是拿到融资的初创药企至少有800家,它们如同电影散场的人群,正往少数几个出口挤。


大浪淘沙,大量的同质化注定会消失,中国医药市场格局也将进入下一程。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W9VlzBVjhybLf_R5xsZhw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