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合成化学产业资源聚合服务平台

曹晓风院士:慢工出细活,欲速则不达

来源: 投必得学术   赵建国   2019-05-06
导读:曹晓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高等植物表观遗传调控及发育可塑性机理研究。曹晓风院士在表观遗传学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她与所带领的团队累计发表同行审议的SCI论文100多篇,其中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Science、Nature Genetics 、Current Biology、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 和Plant Cell 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

33.png

曹晓风,植物表观遗传学家,1965年5月生,北京人。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91年获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在组蛋白甲基化研究方面,曹晓风发现植物中首个H3K27去甲基化酶REF6,并提出REF6与LHP1共进化的理论;揭示组蛋白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调控基因表达和维持转座子活性的分子机制,首次在基因组水平上证实转座子具有调控功能;系统研究了拟南芥中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的活性和调控开花的遗传学途径,发现AtPRMT5和AtPRMT3基因突变分别导致全基因组mRNA前体剪切和rRNA加工异常,揭示了蛋白质精氨酸甲基化通过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新机理;在水稻小RNA研究方面,鉴定了水稻小RNA产生的关键因子及遗传途径,揭示不同小RNA对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image.png

做学问“快、错”不如“慢

曹晓风在“中英女性科学家论坛”中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提出:做学问“既快又好”当然好,如果“快、错”,那不如慢。评价文章好坏不一定只看文章的影响因子,重要的是解决了什么科学问题,有什么新发现,和高影响因子相比,有新发现对她来说更重要。

曹晓风的严谨甚至让日本教授都盛赞:她文章里的数据是那样的精确,我们总能很容易地重复她发表的结果。她说自己是属于慢工出细活的人,希望所做的工作被领域的专家认可,而不是昙花一现。她经常叮嘱学生,对于准备发表的实验数据一定要反复验证,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image.png

次选择

大学期间,曹晓风的专业偏向动物学,本科期间植物学的教学仅有4小时,且毕业后参加工作作为国家干部月收入达300余元,而继续攻读研究生每月仅有58元补助,曹晓风本科毕业时面临了自己的第一次重大选择。想把事业与兴趣相统一的她最终放弃了并不喜欢的动物学方向,前往闫隆飞先生的实验室从事分子生物学方向的研究,“一定要做自己喜欢与擅长的事情,至少避免不擅长的事。”

为了事业与家庭的平衡,放弃在英国顶尖生物学实验室John Innes Centre深造并前往美国与丈夫团聚是曹晓风的第二次重大选择。她认为夫妻双方学会让步才能让家庭和谐美满,有舍才有得。

image.png

曹晓风的第三次重大选择是改变原先学术方向:在华盛顿州立大学生化研究所做博士后期间,尽管科研顺利并与导师私交很好,但因导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习惯性持反对态度,她前往了时任助理教授、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Steve Jacobsen的实验室做助理研究员。在陈旧得墙皮掉渣的大楼内开展当时很是新颖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良好的科研氛围让她在4年时间里在Science、Nature、PNAS等顶级期刊上发表了数篇高水平论文。

美国人对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漠不关心,而“9.11事件”发生时,实验室最懒散的美国同事都排队4小时去献血,这让曹晓风突然明白“科学没有国家,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爱国绝不能停留在嘴巴上”。于是她做出第四次重大选择,放弃了在美国一帆风顺并前景光明的事业,全职回国在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临时腾出来的玉米储藏室开展科研工作。尽管起步艰难,不想受Steve Jacobsen研究的影响,她毅然放弃了自己擅长的DNA甲基化研究,结合国内情况,以拟兰芥与水稻为材料研究植物组蛋白甲基化和小分子RNA等调控机理,相继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了高水平论文。

image.png

三次机遇

中学时代是曹晓风的第一次机遇,北大附中的培养让她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并成为了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新力的公民。

回国开展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是她的第二次机遇,美国将生物领域的科研经费大多投入到了人类健康研究上,而中国正值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时期,申请到“百人计划”的她得到了200万元的启动经费。

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新时代是曹晓风的第三个机遇,她将个人方向与国家需求结合,在黑龙江冷害地区开展水稻耐低温的遗传及表观遗传调控研究,为农业研究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个人贡献。

她更是强调,科学研究要专心致志、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同时要做好长期面对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参考资料

【1】微信公众号 投必得学术(ID:topeditUS),曹晓风院士:慢工出细活,欲速则不达,https://mp.weixin.qq.com/s/uwm81-UBHWCV4cT9AsoH5w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